期刊简介

               《工企医刊》是哈尔滨市卫生局主管、哈尔滨市工厂企业医院管理委员会主办的专业医学期刊。该书杂志主要介绍职业医学、预防保健、基础医学知识。                

首页>工企医刊杂志
  • 杂志名称:工企医刊杂志
  • 主管单位:哈尔滨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哈尔滨市工厂企业医院管理委员会
  • 国际刊号:1001-814X
  • 国内刊号:23-129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工企医刊杂志2013年第06期

浅谈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不同手法导致不同程度皮下淤血的心得

孙永娟;王升霞;张鸿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钠, 腹部皮下注射, 手法, 程度, 注射方法, 出血, 横断面, 注射部位, 皮下淤血, 皮肤, 腹壁, 垂直方向, 生物利用度高, 患者, 影响结果, 血栓形成, 选择, 凝血因子, 针头, 药物
摘要:低分子肝素钠具有选择性抗凝血因子Xa活性,与普通肝素相比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副作用少,故临床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及血栓形成.但是其皮下注射引起的出血仍是常见的不良反应,严重的造成皮下广泛血肿硬结,导致皮肤坏死,甚至致死,这样不仅造成患者的紧张、恐惧,增加护患纠纷,而且严重影响治疗效果.现以实例具体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08年8月选择住院脑梗塞患者4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52 ~ 85岁,平均分为两组,第一组采用三角肌皮下注射传统方法,第二组采用腹壁垂直注射方法,每组完成皮下注射140次.前提:患者入院时检查凝血酶原、出凝血时间正常,腹壁皮肤无瘢痕,颜色正常.1.2 方法 第一组(传统方法)针头与皮肤呈30~40°角(斜刺进针法),迅速将针梗的2/3刺入三角肌进行缓慢注射;第二组:注射部位选择脐周上下5 cm、左右10 cm范围内交替.注射时捏起腹壁皮肤形成皱褶,垂直进针,缓慢注入药物.2 结论第二组患者皮下淤血范围很小,仅仅针眼处发红或出血直径<1 cm,而第一组结果发现皮下淤血范围较大,大一例淤血直径达10cm.分析比较得出结论:采用腹壁垂直注射方法可以有效的减轻皮下淤血现象.3 原因分析3.1 不同注射部位影响结果 由于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的生物利用度接近90%,而腹部皮下脂肪较厚,皮下疏松组织对药物的渗透性较好,毛细血管相对较少,所以首选腹部皮下注射[1].但是脐周有丰富的静脉网,应避开外脐周1 cm以免引起出血.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所致的局部出血与其抑制凝血因子和凝血酶的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及皮下注射后局部浓度高有关[2].注射前后两针间的距离过小、捏起的组织过少,都会增加局部药液的浓度,增加出血率,容易造成出血面积扩大,形成硬结,影响药物的吸收.因此,皮下注射患者应采取有规律轮换部位间隔注射,注射间距2 cm以上,注射部位的选择应在脐周上下5 cm、左右10 cm范围内,避开外脐周1 cm及腹壁下壁、瘢痕、皮肤破损处.3.2 按压技巧影响结果 传统方法:从穿刺点皮肤到穿刺终端,垂直方向存在多个不同的斜的横断面,拔出针头若只按压针头处,则其他各横断面未被充分压住导致加重出血.正确方法是沿着进针方向按压棉签,以达到把各个横断面都充分压住的目的.如果采用腹壁垂直注射,则垂直方向上各个横断面面积相同,按压住针眼位置就可以把各个横断面压住,从而减轻出血的发生.